阿里云-云小站(无限量代金券发放中)
【腾讯云】云服务器、云数据库、COS、CDN、短信等热卖云产品特惠抢购

Nginx从入门到放弃05-访问日志与日志切割

314次阅读
没有评论

共计 5344 个字符,预计需要花费 1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。

Nginx 从入门到放弃 05- 访问日志与日志切割

设置访问日志

当我们访问 nginx 服务时,nginx 会记录日志,nginx 日志分两种,一种是访问日志,一种是错误日志,访问日志记录在”access.log”文件中,错误日志记录在”error.log”文件中。

笔者把自己总结的文档分为几遍,合集在 https://g.xgss.net/nginx/

自定义 nginx 日志的路径

access_log /data/wwwroot/log/www.nginx01.com-access.log main_zdy;
error_log /data/wwwroot/log/www.nginx01.com-error.log;
error_log /dev/null; # 不记录日志,不能用 "off", 如果用 off 还是会记录到 logs/off 文件中!
Nginx 从入门到放弃 05- 访问日志与日志切割

通过”log_format”指令可以指定访问日志都记录哪些内容,以怎样的格式记录这些内容,这样说可能不太容易理解,不如我们先来看一个简单的小示例,示例配置如下:

# 如果 CDN 或者代理,可以获取客户端真实 IP 为‘$clientRealIp’
map $http_x_forwarded_for $clientRealIp {
              ""    $remote_addr;
              ~^(?P<firstAddr>[0-9\.]+),?.*$ $firstAddr;
  }
log_format main_zdy'$clientRealIp - $remote_user [$time_local] "$request" $status $body_bytes_sent "$http_referer" "$http_user_agent" "$request_time"';

log_format 配置指令的默认值就是这个名为”main_zdy”的日志格式,而在站点日志中‘access_log /data/wwwroot/log/www.nginx01.com-access.log main_zdy;’则日志格式与之匹配

$remote_addr 变量:记录了客户端的 IP 地址(普通情况下)。
$remote_user 变量:当 nginx 开启了用户认证功能后,此变量记录了客户端使用了哪个用户进行了认证。
$time_local 变量:记录了当前日志条目的时间。
$request 变量:记录了当前 http 请求的方法、url 和 http 协议版本。
$status 变量:记录了当前 http 请求的响应状态,即响应的状态码,比如 200、404 等响应码,都记录在此变量中。
$body_bytes_sent 变量:记录了 nginx 响应客户端请求时,发送到客户端的字节数,不包含响应头的大小。
$http_referer 变量:记录了当前请求是从哪个页面过来的,比如你点了 A 页面中的超链接才产生了这个请求,那么此变量中就记录了 A 页面的 url。
$http_user_agent 变量:记录了客户端的软件信息,比如,浏览器的名称和版本号。

这些变量并非一定会有对应的值,如果变量没有对应的值,那么日志中会使用“-”作为默认值进行占位。

Nginx 常用变量

nginx 中都有哪些变量能够使用呢?这些变量又都是什么含义呢?你可以从如下官网链接中找到答案:

http://nginx.org/en/docs/varindex.html

$args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# 请求中的参数值 
$query_string            # 同 $args
$arg_NAME                #GET 请求中 NAME 的值
$is_args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#如果请求中有参数,值为 "?",否则为空字符串
$uri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#请求中的当前 URI(不带请求参数,参数位于 $args),可以不同于浏览器传递的 $request_uri 的值,它可以通过内部重定向,或者使用 index 指令进行修改,$uri 不包含主机名,如 "/foo/bar.html"。
$document_uri            # 同 $uri
$document_root           #当前请求的文档根目录或别名
$host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# 优先级:HTTP 请求行的主机名 >"HOST" 请求头字段 > 符合请求的服务器名. 请求中的主机头字段,如果请求中的主机头不可用,则为服务器处理请求的服务器名称
$hostname                # 主机名
$https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#如果开启了 SSL 安全模式,值为 "on",否则为空字符串。
$binary_remote_addr      # 客户端地址的二进制形式,固定长度为 4 个字节
$body_bytes_sent         #传输给客户端的字节数,响应头不计算在内;这个变量和 Apache 的 mod_log_config 模块中的 "%B" 参数保持兼容
$bytes_sent              # 传输给客户端的字节数
$connection              #TCP 连接的序列号
$connection_requests     #TCP 连接当前的请求数量
$content_length          #"Content-Length" 请求头字段
$content_type            #"Content-Type" 请求头字段
$cookie_name             #cookie 名称
$limit_rate              # 用于设置响应的速度限制
$msec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# 当前的 Unix 时间戳
$nginx_version           #nginx 版本
$pid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#工作进程的 PID
$pipe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# 如果请求来自管道通信,值为 "p",否则为 "."
$proxy_protocol_addr     #获取代理访问服务器的客户端地址,如果是直接访问,该值为空字符串
$realpath_root           #当前请求的文档根目录或别名的真实路径,会将所有符号连接转换为真实路径
$remote_addr             #客户端地址
$remote_port             #客户端端口
$remote_user             #用于 HTTP 基础认证服务的用户名
$request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#代表客户端的请求地址
$request_body            # 客户端的请求主体:此变量可在 location 中使用,将请求主体通过 proxy_pass,fastcgi_pass,uwsgi_pass 和 scgi_pass 传递给下一级的代理服务器
$request_body_file       #将客户端请求主体保存在临时文件中。文件处理结束后,此文件需删除。如果需要之一开启此功能,需要设置 client_body_in_file_only。如果将次文件传 递给后端的代理服务器,需要禁用 request body,即设置 proxy_pass_request_body off,fastcgi_pass_request_body off,uwsgi_pass_request_body off,or scgi_pass_request_body off
$request_completion      # 如果请求成功,值为 "OK",如果请求未完成或者请求不是一个范围请求的最后一部分,则为空
$request_filename        # 当前连接请求的文件路径,由 root 或 alias 指令与 URI 请求生成
$request_length          # 请求的长度 (包括请求的地址,http 请求头和请求主体)
$request_method          #HTTP 请求方法,通常为 "GET" 或 "POST"
$request_time            # 处理客户端请求使用的时间, 单位为秒,精度毫秒;从读入客户端的第一个字节开始,直到把最后一个字符发送给客户端后进行日志写入为止。
$request_uri             #这个变量等于包含一些客户端请求参数的原始 URI,它无法修改,请查看 $uri 更改或重写 URI,不包含主机名,例如:"/cnphp/test.php?arg=freemouse"
$scheme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# 请求使用的 Web 协议,"http" 或 "https"
$server_addr             #服务器端地址,需要注意的是:为了避免访问 linux 系统内核,应将 ip 地址提前设置在配置文件中
$server_name             #服务器名
$server_port             #服务器端口
$server_protocol         #服务器的 HTTP 版本,通常为 "HTTP/1.0" 或 "HTTP/1.1"
$status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#HTTP 响应代码
$time_iso8601            # 服务器时间的 ISO 8610 格式
$time_local              # 服务器时间(LOG Format 格式)
$cookie_NAME             #客户端请求 Header 头中的 cookie 变量,前缀 "$cookie_" 加上 cookie 名称的变量,该变量的值即为 cookie 名称的值
$http_NAME               #匹配任意请求头字段;变量名中的后半部分 NAME 可以替换成任意请求头字段,如在配置文件中需要获取 http 请求头:"Accept-Language",$http_accept_language 即可

$http_cookie
$http_host               #请求地址,即浏览器中你输入的地址(IP 或域名)
$http_referer            #url 跳转来源, 用来记录从那个页面链接访问过来的
$http_user_agent         #用户终端浏览器等信息
$http_x_forwarded_for
$sent_http_NAME          # 可以设置任意 http 响应头字段;变量名中的后半部分 NAME 可以替换成任意响应头字段,如需要设置响应头 Content-length,$sent_http_content_length 即可
$sent_http_cache_control
$sent_http_connection
$sent_http_content_type
$sent_http_keep_alive
$sent_http_last_modified
$sent_http_location
$sent_http_transfer_encoding

Nginx 日志切割

随着 WEB 站点访问增多,天长日久 access.log 文件就会越来越大,对于我们的管理工作来说,这是不利的,首先,当我们打开一个非常大的日志文件时,就会比较慢,而且,从一个非常大的日志中找到某个时间段的日志也会比较慢,所以,我们最好将日志按天分割开。

比如,每天晚上 0 点将昨天的日志 mv 到新的目录,同时生成一个新的日志文件,这样每天就会生成一个日志文件,而不是将所有日志都写入到同一个日志文件中。

切割日志 shell 脚本(参考)

vim /data/conf/shell/cut_log_nginx.sh
填写以下:

#!/bin/bash
# 添加自动执行,安装方法
#vi /etc/crontab
# 输入:
#00 00 * * * root /data/conf/shell/cut_log_nginx.sh
###docker 的名字
Nginx_Name="nginx"
# 设置日志保存的时间,天
save_days=60

#set the path to nginx log files
log_files_path="/data/wwwroot/log/"
nginx_old_log_path="/data/wwwroot/nginx_old_log/"
log_files_dir=${nginx_old_log_path}$(date -d "yesterday" +"%Y")/$(date -d "yesterday" +"%m")
log_files_name=`/bin/ls $log_files_path`

mkdir -p $log_files_dir
# 移动日志
for log_name in $log_files_name;do
       mv ${log_files_path}${log_name} ${log_files_dir}/${log_name}_$(date -d "yesterday" +"%Y%m%d").log
done

# 删除过期日志
find $nginx_old_log_path -mtime +$save_days -exec rm -rf {} \;

# 重启 nginx 服务
# systemctl reload $Nginx_Name
# 或者
# nginx -s reload
/data/nginx/sbin/nginx -s reload

可执行,并且加入定时任务

# chmod +x /data/conf/shell/cut_log_nginx.sh

#vi /etc/crontab
# 输入:
00 00 * * * root /data/conf/shell/cut_log_nginx.sh
# systemctl restart crond

这样每天的地址都会切割到 /data/wwwroot/nginx_old_log/ 目录中,并且只保留 60 天的日志。

正文完
星哥说事-微信公众号
post-qrcode
 
星锅
版权声明:本站原创文章,由 星锅 2022-06-24发表,共计5344字。
转载说明: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文章皆由CC-4.0协议发布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【腾讯云】推广者专属福利,新客户无门槛领取总价值高达2860元代金券,每种代金券限量500张,先到先得。
阿里云-最新活动爆款每日限量供应
评论(没有评论)
验证码
【腾讯云】云服务器、云数据库、COS、CDN、短信等云产品特惠热卖中